白族风俗(白族传统风俗)
百优优资源网是中国第15大民族,自称“白子”、“白尼”、“白货”,中文意思是“白”。然而,白族在各民族中还有60多个其他名称,包括“贾敏”、“那马”、“勒莫”等。居住在湖南大理、昆明、桑植的白族,汉语称为“贾敏”;居住在丽江、迪庆、怒江的白族,纳西语称为“那马”,傈僳族称为“乐摩”。藏族称之为莱博,彝族称之为楼部、罗本、落基坡,贵州白族有七姓人、九姓人、落毛人、龙江人、南靖人等不同称呼。贵州威宁的白族因有七个姓氏而被称为“七姓人”。
白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。它是大理白族的起源、祖籍和主要聚居地,全国约80%的白族人居住在这里。此外,云南昆明、丽江、怒江、迪庆、保山、玉溪、楚雄、文山、临沧等地市均有白族聚居区。贵州张家界、湘西、毕节、安顺、四川凉山也有白族。
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,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。白语分为大理(南)、剑川(中)、怒江(北)方言。其中,怒江方言原名碧江话,因1986年怒江州碧江县撤销而更名为怒江话。白族有两种民族性格,即老白族和新白族。旧白话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而新白话文是新中国成立后创造的拼音文字。
白族人民在长期使用汉字的过程中,出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,很早就开始借用汉字记录白语。南诏中后期,他们通过增加和破坏汉字的笔画场,模仿汉字的造字 *** ,创造了“白语”来书写自己的语言。在历史上,这种写法又叫“楚文”,为了与建国后柏文创造的拼音相区别,又叫“老”、“古柏文”、“方”或“汉字”等。这是一个典型的汉字系统。
主崇拜是所有白族人信仰的宗教。这种白语叫“吴增”,是“主在故里福”的缩写,意为“我的主人”。他们是白村社区的保护者。有的村拜一个主人,有的村拜同一个主人。只要是与白族村寨、社区有密切关系的人和物,都可以成为主人,不仅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、河流、树木、昆虫、鱼、鸟、动物之神,还有佛教、道教、儒家模范人物、民间传说中的神。既有王室、贵族、英雄,也有平民;有白族、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。每个主人都有自己的节日,就是他的庙会。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,不仅是节日和重要事件,还有婚礼、葬礼、疾病、灾难、旅行等。在这座主庙里献祭,祈求上帝保佑。
白族人的住房形式多为坝区“三长房”,即排有带厨房、畜厩、院子的茅草房,或“一前两耳”、“三面靠墙”、“四进五天井”的瓦房。卧室、厨房和牲畜棚都是分开的。山区多为草房、“闪房”、竹箩房或楼上楼下有马厩的“木垛”。做饭和睡觉的地方往往是连在一起的。
白族崇尚白色,各地着装风格略有不同,以白色衣服为荣。明清以来的白族服饰,总的来说,一般是男的一样,女的不一样。
一般男士穿白色或蓝色包头,白色双排扣衣服,黑色立领外套,白色蓝色优优资源网裤。洱海东部的白族男子穿麂皮领夹克,或皮革、缎子领夹克,绣花腰和蓝色或黑色裤子。出门的时候经常背着包,有的甚至还带着长刀。
大理地区的妇女常以绣布或彩巾扎头,穿白大褂、红马甲,或浅蓝大褂、黑丝绒领。他们在右衬结处佩戴“三须”和“五须”的银饰,短绣腰,蓝宽裤,绣花鞋。已婚者盘发髻,未婚者在背后或头上扎辫子,都用绣花、印花或彩色毛巾头包裹。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,有一个很熟悉的词,那就是:浪漫。解说:白族姑娘的帽子,挂惠子是下关之风;华丽的花饰是封闭的花朵;鸭舌帽的洁白是苍山雪;弯曲的形状是洱海月亮。
女性头饰更是五颜六色。大理地区未婚女子扎单辫,套在花手帕外面,再用花丝带等包裹。,左边挂着一束白色流苏;婚后辫子换成发髻,戴在头顶,用扎染或蜡染蓝布手帕包裹,用素色布条包裹。冯、邓川、洱源的姑娘喜欢戴“凤塔”;有的地方头上包一条花毛巾或者只在头上扎一条辫子,再包一束红绳;有的地方,头饰是“一瓦”;有的地方头上盖着多块头布,最外面的布上绣着白族人喜欢的图案。裹上各种颜色的头带,特别好看。女人喜欢戴玉或银的手镯和耳环。城市居民多穿汉族服饰,年轻人热爱时尚。
在云南省洱源县枫叶坝子,白族姑娘和媳妇们从小就学会了 *** 生日鞋的习俗。不会做生日鞋的女人经常被嘲笑为无能。大红缎或布制成的救生鞋。鞋头拼成长寿图案,图案下绣着一棵古朴典雅的松柏,上面绣着蓝色丝线;鞋跟是对称的直角三角形花纹;三层鞋底。穿长寿鞋预示着一个人进入了高三,幸福和财富都可以得到。天才通常在60岁生日时开始穿他们的之一双生日鞋。
白族人民热情好客,先礼后客是白族人民的礼仪。家里有客人用酒和茶招待对方。著名的“三茶”是白族人民的待客之礼。而白族人一般只倒半杯茶,却需要满满一杯酒。他们认为酒充满了敬意,茶充满了欺骗。受到白族人的热情接待时,要说“谢谢”,以示感谢和感激。
尊老是白族的传统美德。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,打招呼,让路,让座,端茶递烟。起床后的之一杯早茶应该给老人。吃饭的时候,让老人坐在桌子上,让老人先动筷子。不要在老人面前骂人,也不要跷二郎腿。在一些山区白族群体中,家庭成员有相对固定的座位。一般男性长辈坐在左上方,女性长辈坐在右上方,客人和晚辈坐在上面。白族的火塘是一个神圣的地方。严禁在火塘内吐痰,穿越火塘。白族的门槛也是忌讳坐人的。男人的工具,避免女人从上面穿越。孝道里的人是禁止进入家庭的,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。
白族人的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,农忙或节日增加一顿早餐或中午。水稻和小麦是平坝地区的主食,而玉米、马铃薯和小麦是山区经常吃的。一般主食都是蒸成干米,在田间搬运。除此之外,我还喜欢糯米、饵块、汤圆、米粉、稀粥、糖饭(由糯米和干麦芽粉制成)等等。
白族人大多喜欢喝酒,由于使用的原料和 *** 不同,酒的种类也很多。酿酒时常用40多种药材制曲,酿造各种白酒,其中窑酒、干酒为传统酒。还有一种用糯米做的甜酒,是专门给女性和孕妇喝的。据说它有滋补和催乳的作用。
喝茶是白族人的另一个爱好。白族人非常注意每天早上和中午喝两次茶。早茶被称为“早茶”或“醒酒茶”,是成年人一起床就喝的。下午喝茶也叫“休息茶”或“解渴茶”。里面有米花和牛奶,连小孩子都要喝一口。
白族也有饮食禁忌,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。家庭主妇要安静做饭,不能吹火,还得从井里“取淡水”。为失去亲人的家庭做饭应该煮和炒。不要用红色的食物,不要做红包菜。扭的时候,长辈坐在晚辈身上伺候。
白族人过去用“喜洲土碗”办婚宴,有八道热菜:红肉炖红米;蛋糊炸酥肉;加入酱油和蜂蜜,扣住蒸一千块五花三线猪肉;红薯或土豆蒸猪肉;猪头、猪肝、猪肉的干香味;裹着肉末和鸡蛋屑的白扁豆;木耳、豆腐、开水、鸡蛋丝、菜梗做成的杂碎;竹笋炒猪排。另外,每位客人一袋槟榔。
特殊饮食:
1.砂锅鱼砂锅豆腐:放火腿片、嫩鸡块、香菇、蛋卷、干腊片、豆腐、玉兰花片、肉丸等。将弓鱼(或鲤鱼)按比例放入砂锅中,放入调料,用文火炖。如果把主料鱼换成豆腐和少量白菜,就成了砂锅豆腐。
2.奶迷:是有名的特产。做法是将羊奶放入锅中,点上酸水(或明矾),使其呈半固态,用筷子夹起,晒干成奶扇,可生吃,也可煎食。
3.鲜猪肝:“猪肝剁碎,拌以盐、胡椒粉、酒、芝麻、八角、草果等。,并密封在陶罐中,可保存1年。可以蒸,也可以当调料。
4.吹肝:将整块新鲜猪肝吹好后,放些盐,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。食用时,将猪肝切片,加入香油、醋、辣椒、葱、香菜。凉了上桌。
5.生皮:猪宰杀后,用火烤去毛,使皮烤成金褐色,肉半熟。切成肉片或肉丝,配以葱、姜、醋、蒜泥等调料食用。生皮在古代节日里是一道宴席菜。
白族是一夫一妻制,同姓,不通婚。在白家,儿子结婚后与父母分居。
白族青年男女在恋爱活动中是自由的。他们通常利用劳动、集市、节日、庙会的机会谈恋爱,通过民谣互相试探,表达感情,寻找自己的意中人。白青年优优资源网一个男的向女生求爱,女生答应了就给男的送粑粑;婚礼新娘去厨房做“鱼汤”的时候;婚后的之一个中秋节,新娘会做一个大大的面饼来展示自己的厨艺。婚礼过程中,先讲究茶,再摆四四席(即四菜四盘四壶四碗)。
白族的婚姻形式有三种:一种是女儿嫁到男方家,占多数;二是请孩子上门。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,就算有也是又蠢又病又残,所以请孩子上门。门当户对的子女必须改随女方姓,再由女方长辈改姓;就是三重退户口的形式,也就是男女双方结婚后七天,妻子带着丈夫、窗帘、被褥回女方家住。因为女方家有兄弟,但年龄太小,父母又老,她要“卷铺盖回家养老,照顾弟妹”。弟弟长大结婚后,男方带着妻子回男方家生活。这三种婚姻形式历史悠久,一直沿用至今。但无论属于哪种婚姻,结婚日期和婚礼流程基本都是一样的。只不过是女人嫁给了男人,而不是男人娶了女人,双方的角色颠倒了。儿子结婚后,一般会和父母分开,组织一个小家庭。父母选择和谁一起生活。一般来说,他们大多选择和年幼的孩子住在一起。因此,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常见的家庭组织形式。
婚礼既隆重又温馨。按照传统习俗,婚礼当天,新郎和男孩必须骑马结婚。新娘结婚后,会去拜访客人。新郎新娘会逐一拜完家里的长辈,然后请他们吃饭。新娘和新郎必须陪客人去吃饭。这时,来宾可以向新婚夫妇提问,或者让他们表演节目。婚礼笼罩在欢呼声和笑声中。最有特色的就是婚礼上点辣椒粉,很多人在欢声笑语中打喷嚏咳嗽,热闹非凡。
背婚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婚姻习俗。每当遇到十字路口、岔路口或聚集地,陪嫁的客人就停下来,把嫁妆码成两大堆,让新郎背着新娘绕着写有“8”字的嫁妆走。
按照白族的习俗,如果丈夫去世,妻子可以终身守节或另娶妻子,但在另娶妻子时不得带走前夫的财产。有些地区还有换房的习俗。哥哥去世后,弟媳可以嫁给弟弟,称为叔嫂,但这种现象很少。
白族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。火把节、三月街(民族节日)、清明节、中秋节、冬至都是白族的传统节日。其他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节日有:三灵前后,农历四月下旬,持续三四天;农历七月底,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为期三天的石宝山歌会;四川刀剑骡马会、奔朱节、蝴蝶会、慈碧湖歌会、海西海歌会;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鸡节。农历八月初八,海交会在大理彩屯举行。农历正月初五,葛根会在大理三塔寺举行。
白族非常重视节日,几乎每个节日都有一种或几种时令食品。如春节吃丁丁糖、泡米花茶、江宅饭;在三月街吃蒸饼和粉;清明节吃凉拌什锦菜和“斋宴香”(炸酥肉);端午节吃粽子、雄黄酒;新节吃新豆、嫩瓜、陈固拌新米;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甜食;适量吃羊肚菌和鱼裹肉;中秋节吃白饼、醉饼;节日里吃肥羊;冬节吃炒五谷羊肉场。
此外,白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,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庆祝春节。农历正月初一,抢淡水是一种习俗。谁在新的一年里收到之一口泉水,谁就会在来年非常幸运。初一到初五,不准动除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,不准泼水,不准扫地。之一天祭祀天地,第三天祭祀山川草原。
怒江白族在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,禁止外人在场。大年三十,你借给别人的东西得拿回来,不然来年就很难找钱,吃不饱饭。所以从别人家借的东西,一定要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。农历年初七是妇女节。女人不做饭,不挑水,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,只是尽情享乐。元旦是男人的节日,男人休息。农历七月十五是祭祖的节日。元江县的白族人民在每年的三月 *** 或田字庙会期间被禁止杀生。云龙县的白族人,七月半不准闲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