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二级防护

 在线之家   2023-10-30 18:57   160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摘要:

二级防护又称加强防护,是针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之一。二级防护标准配套装备有医用防护服、医用防护口罩、防护眼罩/面罩、工作帽等,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。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,处理

  二级防护又称加强防护,是针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之一。二级防护标准配套装备有医用防护服、医用防护口罩、防护眼罩/面罩、工作帽等,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。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,处理分泌物、排泄物、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等。

  标准预防:

  指的就是在基于患者的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的皮肤和黏膜等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下,采取的措施,其中包括手卫生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,以及注意日常的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等。一二三级防护都是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采取的相关措施的保护。一、二、三级防护标准都是不一样的,其中,一级防护是针对从事诊疗的医护人员而言的,需穿好工作服,戴好帽子、口罩,在与病人接触后需消毒。二级防护指的是对传染病的防控,相关医护人员需戴好口罩、护目镜等,注意呼吸道的防护。三级防护是指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,增强防护。

  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?

  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一级防护。

  1、一级防护:适用于发热、门、急诊医务人员。

  2、二级防护: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、隔离病区(房)医务人员;接触患者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物品等医务人员;转运患者医务人员和司机。

  3、三级防护: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医务人员。

  扩展资料

  一级防护:严格执行手卫生。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。

  二级防护: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。严格遵守消毒、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。进入隔离病房、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。穿工作服、隔离衣或防护服、鞋套、戴手套、工作帽。严格按照清洁区、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,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、口腔、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。

  三级防护: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、雾化治疗、诱发痰液的检查、支气管镜、呼吸道痰液抽吸、气管切口的护理、胸腔物理治疗、鼻咽部抽吸、面罩正压通气、高频震荡通气、复苏操作、死后肺组织活检等。

  参考资料来源:中华新闻时报―一二三级防护标准是什么

  什么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

 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不同,相应的防护标准也不同,有一级防护标准、二级防护标准和三级防护标准之分:一级防护标准,指的是日常工作防护;二级防护标准,指的是常见传染病防护;三级防护标准,指的是烈性传染病防护。第一,一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: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、戴一次性使用帽子、 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、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。第二,二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:医护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帽子、医用防护口罩、护目镜或防护面罩、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、戴一次性使用手套、穿一次性使用鞋套。第三,三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:医护人员除了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外,应当将护目镜或防护面罩,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

 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,防治结合、分类管理、依靠科学、依靠群众。

 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、乙类和丙类。甲类传染病是指:鼠疫、霍乱。乙类传染病是指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、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脊髓灰质炎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麻疹、流行性出血热、狂犬病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登革热、炭疽、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肺结核、伤寒和副伤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新生儿破伤风、猩红热、布鲁氏菌病、淋病、梅毒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血吸虫病、疟疾。丙类传染病是指: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风疹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、麻风病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、黑热病、包虫病、丝虫病,除霍乱、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、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,可以决定增加、减少或者调整乙类、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news.zhienkeji.com/3161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在线之家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