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病确实很难,每次去医院都是人满为患。这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:
1,生活水平提高了,人们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体,有点不舒服,就去医院看病了(病人多)
2,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我们吃的食物被污染了,导致很多人都有病痛了,没办法只能去医院(病人多)
3,更重要的是目前存在一个现象:本来医生是可以确定什么病的,非要给你做好多项检查,结果导致很多人都在医院等着。有些结果当天还出不来,病人还得去第二次第三次,,,医疗改革了,药不能加价了,医院要创收,只能靠检查来增加收入。现在很多医生都不是根据病人的症状来看病,医生是看报告来确定病人的病情的(大部分是根据症状就可以确定的,就没必要检查一大堆的,特殊病除外)
因病致贫怎么办理精准扶贫?
“一病回到解放前”,就现目前的政策而言,老百姓生不起病特别是大病、重病的现象依然严重。作为在农村从事民政工作及脱贫工作的笔者,针对因病致贫的情况,最实称的建议是:
一边积极做好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申请,一边对应申请纳入建卡贫困户或低保户。同时,还可积极通过当地医疗众筹平台进行求助。一、及时申请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,既能解决部分经济问题,又是纳入建卡贫困户或低保户评定的重要依据。
这两种救助的申请都比较容易,向当地村委会和民政办都可以申请,重点应准备好医院证明、医疗票据等资料,且批准较快,但救助的金额相对有限,同时大病救助需符合当地政策规定的病种类别。
二、因病致贫人员申请纳入低保或建卡贫困户进行帮扶,需符合申请条件再按程序对应申请。
申请纳入建卡贫困户或低保需符合相应政策并按程序评议认定,因其政策性强,程序复杂,需先对照各自的准入条件和要求,对应进行申请。
(一)因病致贫人员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
第一,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内(重庆2018年的标准城市低保为每人每月546元,农村低保为410元)。身患重特大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的人员,可以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母、兄弟姐妹分户计算。
第二,家庭财产不能超过的情形,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均不能超过,凡有超过的都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。
(1)银行存款、有价证券、债券、储蓄性保险的总值超过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员数乘以 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。(2)拥有2套以及上住房(不含C、D级危房),且人均拥有建筑面积超过最低住房保障面积的3倍。(3)拥有出租或自营的商业门面、店铺。(4)拥有机动车(享受燃油补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、普通两轮摩托车除外)、船舶、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。(5)区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(二)因病致贫人员申请贫困户的基本条件:
第一,根据本提问的情况来看,重点分析其是否符合“四进”的这一条: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病等,扣除各类政策救助后,自付医疗费用负担较重,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处于国家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户。
第二,具备下列条件之一,不能评定为贫困户。
(1)当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农户;(2)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,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(不含因灾重建、易地扶贫搬迁和国家统征拆迁房屋)的农户;(3)家庭拥有或使用轿车、船舶、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农户;(4)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,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,并在正常经营正常纳税的农户;(5)家庭成员中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(贫困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内除外)、村四职干部(有重大致贫原因除外)的农户;(6)举家外出一年及一年以上,无法识别认定,且农户自愿放弃参加贫困户评定的农户;(7)“农转城”人员不再进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,对于符合“整户转、原地住、没有享受城镇居民任何政策、三保障问题没有全面解决”的对象,可以参照识别流程和方法,建立属地管理台账,只享受当地帮扶政策。
友情提示:若基本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,应先申请低保,因国家对低保人员医疗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,且帮扶的力度比建卡贫困户更大。 三、若当地有慈善医疗众筹平台,应积极发起求助申请。
一般说来有如下步骤:登录众筹平台——上传求助资料——发布众筹信息——完成身份核算后使用善款。
欲感受“三农微耕机”犁开土地的更多乡土气息,敬请关注@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,衷心感谢阅读和点赞。
这个问题不算严谨,如果有因病致贫的群众。各乡镇村根据“两不愁,三保障”要求会自动纳入精准扶贫帮扶。群众是不需要自己去办理什么手续。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因病致贫工作,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。作为一个基层乡镇工作人员谈谈我的看法。1、加大城乡医保参保征收和宣传力度,进一步提高参保率(我县现行政策贫困户不用邀费)。积极落实县财政全额补助贫困户参加城乡医保、医保大病保险和贫困人口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。
2、严格落实“4道保障线”政策(我县本级的政策4十1保障线,各地各不相同),实行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“一卡通”服务,自负费用比例控制在10%以内。
(举例来说)
3、加快村卫生室建设。落实分级诊疗,实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村入户。
(网络配图)
4、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增强贫困户健康卫生意识和抗病能力。实施健康扶贫提升工程,实施精神病患者全年免费治疗,落实长期卧床贫困户护理补助,精神病免费救治及精神病监护补助政策。
现在在农村因病致贫,因病返贫现象还是多,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。以上建议或许对政府决策层面有多少帮助,不成熟地方还请留言指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