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(中庸全文及解释)
《论语·永业》说:“中庸也是德,而其大哉!
”在这里,孔子把“中庸”视为更高、最极致的德性,倍加赞扬。在孔子之后,他的孙子孔伋(字子思)写作《中庸》一文,系统的概括了
儒家中庸之道
的面貌。关于《中庸》的写作目的,朱在《集注》中试图弄清楚:“中庸是为了什么?子曰子担忧道学之失,但他做到了。”朱认为道教始于尧舜禹,而所谓道学精神就是《尚书·大禹谟》中的“
言行一致不偏不倚
”思想。这一思想经过商汤、文王和周公,最终传承至了孔丘,孔丘将其进一步发扬广大,创立儒家学说。可见中庸思想并非孔丘独创,它源远流长,是中华文明精神的一个源头。之后,孔丘又传给了颜回和曾参。战国初年,曾参去世,道教传给子思。滋子在思考的时候,百家争鸣,异端邪说层出不穷。为了捍卫正统,发扬“容厥”的精神,他写了《中庸》一书,然后传授给孟子。孟子死后,道教全军覆没。直到千年之后,周敦颐才通过太极图朔和舒同使之复兴,而舒同的核心——“诚”——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。之后又经过张载、二程的阐述,最终发扬光大。在朱时代,《中庸》的地位得到提升,被提升到四书的行列。
中庸之道历史悠久。
什么是“中”?
没有知识的人会把“中庸”误认为“平庸”,没有哲学素养的人会把“中庸”理解为折中主义、和谐主义。他们大多用西方的理论、概念和词汇来解释中国人的精神。就像一个外国科学家走进中国的美术馆,只能从化学角度看青花瓷。虽然他可以分析它的材料,知道用什么技术来描绘那些图案,但他不能理解图案的含义和内在文化。
。我们来自中国,自然不能以西方人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的传统。而且,哲学概念是不确定的。老子说:“道可为道,而不可为奇。”孔子也说:“欲予无言。”我们学习中庸的时候,不能死抱着概念不放。,不要妄想一定要给“中庸”下个最终的定义。什么是“中庸”?程颐曾解释说:“不偏不倚就是中立,平庸不容易。”朱熹则说:“
,不偏不倚,无下等之名。雍,平素也。
”从《中庸》本身的论述来看,程颐与朱熹的解释是准确的。“中”就是中庸、公正的意思。在孔子的思想中,“过”与“不及”是一对矛盾范畴。子贡曾经问孔丘说:子张与子夏这个两个弟子那个更贤能些?孔丘说子张“太过”,子夏“又不足”。子贡因此问:是否可以说子张更贤能些?孔子却回答:“
走得太远和走得不够远一样糟糕
”。“过”与“不及”一样,都偏离了“中”的原则,因此它们之间无所谓优劣,或者说
同样低劣。
。因此,为了把握“中”的含义,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。,把一切不属于“过”或“不及”的都归为“中”。“中庸”的“中”就是既不“过”也无“不及”,处于和谐、合适的状态。
孔门问答门问答
什么是“勇”?
至于“平庸”,程颐说是“难”,朱说是“一般”。这里的“难”和“平凡”不是指静止不动,而是孔子所说的“路不远的人”
”,意指道统思想是一种
人文思想
,不是天道、神道或者其他思想。儒家的思想注重的就是人道,体现对人的关怀,儒者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关系、伦理、政治、道德和教育等等。孔子和老子的一个不同点是,孔丘很少谈阴阳五行和天道玄学的其他方面。老子经常讲“玄而又玄”的理论,而孔子只关心《易经》中的人文精神,说“易经后祝你好运”,“我只求德”。这很像苏格拉底。跟泰勒斯、赫拉克利特等自然哲学家的区别。孔子和墨子的区别在于,墨子讲的是“天志”和“鬼神”,而孔子直言“不能服人,如何服鬼?”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。他总是关心人类。
因此,孔子的儒家精神和姚舜禹的道统始终以人为本。
的,以人为本,人事才是道统所关心的重点问题,天道与鬼神都是次要的。因此,《论语·述而》说:“子不语力、乱、神。”“中庸”的“平庸”的之一个含义就是
普通人员
,关心现实世界、关心现实生活、关心现实中身边的人,而不是去迷恋那些古怪的、启示的、抽象的、神秘的宗教妖魔之事,或者无法进行实践的形而上幻想。
第二层意思
就是《中庸》里说的
道教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,是很平常的,只是人们没有发觉而已。因此,道家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姚舜禹所说的“容君抱昏”,被孔丘和子思称为“中庸之道”。道家精神以人性为主题,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其核心理念是公正,既不“过”,也不“下”,恰到好处,和谐一致。
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持“道不离道”的观点
中庸是天赋吗?
关于《中庸》的核心内容,程颐说:“这篇文章就是孔子的心术之教。
,子思恐其久而差也,故笔之于书,以授孟子。”这是把《中庸》当做孔门的“心法”来理解。顾对此表示怀疑。他在《日知录·薛鑫》中说:“《中庸》引用程子的话说,“这篇文章是孔子教导心术的。“也是借了石的。之言,不可无酌。”顾炎武认为孔丘从来就没讲过什么心法,心法是佛教的用语。在程颐之前,唐朝的惠能写出《坛经》,在其中大讲心法,传授“从心”、“顺心”的道理,这才影响到了宋代的儒者。顾认为,原始儒学或自己的儒学并不是从“由心”和“由心”开始的,因为“由心”和“由心”是修道的目的而不是起点。。孔丘说:“
而七十做自己想做的,不要越界。
”他自己一直修身到七十岁,才能做到顺从自我的内心行动又不逾越礼的界限,没有“过”和“不及”,能够随心所欲,应用自如的到达“中”的境界。可见,中庸是思想应是一种需要修行以达到的境界。怎样才能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这种随心所欲的状态?孔丘的说法是“担心”,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,培养自己的内心,而不是直接诉求于内心或者顺从内心。孔丘说:“
三月归心,不违仁。
”这句话就证明了
心
和
仁慈
并不是统一的,而是能够互相分离和违背,心有时会违背仁,颜回之所以杰出,就在于他能够坚持“操心”,使自己的内心长达三个月还不违背仁。孔丘又说:“饱食终日,
不认真考虑任何事情
,难矣哉!”批评的就是那些不肯操心的人。后世的儒学,尤其是陆九渊和
王阳明
的心学则把关系颠倒了过来,以“从心”为起点。认为人心无需操练,本身就是纯然优良的,只是被私欲蒙蔽了。因此要求人们要“致良知”,去除人欲,回归本心,这就不是“操心”而是“求心”了。而且讲究的也不再是长久的修行,而是一时的顿悟,显然这是佛学、禅宗的影响,而非儒学本身。